-
她是学生眼中的“变脸大师”,又是多才多艺、无所不能的“旭哥”,从教5年,她坚持为学生画像表扬先进,在她的课堂上永远洋溢着快乐和神秘,她以青春陪伴青春,用她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每一位学生,追寻着她心中所向往的“浪漫主义”的教育理想。 【详细】
-
叶兆言一直不清楚自己是怎么成为一名作家的。别人都艳羡叶兆言的家学,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其中甘苦。读书、写作并非完全是他个人的选择,而是家庭和社会共同作用在他身上的影响。青春期那10年,叶兆言在“文革”中度过,高中毕业后不能考大学,困在家里,他仿佛被扔在一列封闭的火车上,随着时间向前开。当时,家里的一些小说被父亲上交了,但因为其中的一些外国翻译小说没人看,又太占地方,被莫名其妙地还了回来。他无所事事,放眼望去,这列“火车”上只有没有尽头的书,那就看那些外国小说打发时间,无意中奠定了极大的阅读量。 【详细】
-
原标题:江西乐平:偏瘫后乡村教师仍坚守讲台33年
33年前的一天,正在教室里上课的夏云辉突然昏倒在地,被师生们紧急送往医院,结果诊断为脑动脉血管阻塞。手术后,夏云辉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,右手和右脚都无法动弹。在身体状况稍微有所好转后,夏云辉要求重返讲台。当地教育部门将夏云辉安排在离家很近的金山小学,这所共200多名学生的乡村小学成为了他人生新旅程的起点。33年来,夏云辉老师默默地坚守在这所乡村学校,挥洒着汗水,为偏远乡村的孩子们点亮希望的“路灯”。 【详细】
-
往年9月开学,王安忆总得忙活一阵,新生入学,她得带硕士生,还要备课。从1994年开始,她就不仅仅是一个作家了,那年她第一次走入复旦的课堂开设小说课,2007年开始在复旦“文学写作”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,2020年秋天,又设一门新课——“非虚构写作实践”。 【详细】
-
前不久中国美术学院的运动会上,一位体育老师在操场上展示了一套高难度艺术体操。她优雅的动作不仅把运动会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,也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热度。 【详细】
-
出生在春天的作家冯骥才,仿佛一直都生活在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“春天”里。近日,“八十个春天——冯骥才与天津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,80岁的冯骥才发布了自己的两部新书《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文库》(十卷本)和《俗世奇人:手绘珍藏本》。 【详细】